center
  Wenzhou Universit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浙江省温州市


  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简称“温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共建的浙江省重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发起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温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9月25日


温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返回頂部

温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4月26日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温州市。学校已有91年办学历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长。

学校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生态学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入选省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B类,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课程29门,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12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学校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9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根据《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精神,为做好温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工作,特制定本简章:

一、招生计划及专业

2024年温州大学面向华侨港澳台联招计划为10人,招生专业目录见附件一(最终招生专业和计划以上报联招办审核公布为准)。

二、报名、考试和志愿填报

考生应按照《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名、考试和志愿填报,可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联合招生”网站获取详尽信息(http://eea.gd.gov.cn/lhzs/index.html)。

相关情况可咨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大楼,86-20-89338633转7)。

三、录取办法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规定进行录取,正式录取考生由我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2.我校在华侨港澳台联招的录取批次为普通类本科批次,无预科计划。

四、学费标准

学生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相同。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统一组织入学资格复查与体检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我校有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3.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

六、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86-577-86680800

招生咨询QQ群:488041341

电子邮箱:zs@wz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wz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wzu.edu.cn

温州大学招生办官方微信号:wzdxzsb

学校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邮政编码:325035)

本简章内容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规定不一致时,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为准。本简章由温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一

温州大学2024年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专业目录

序号

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1

普通类

120204

财务管理

四年

2

普通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3

普通类

120201

工商管理

四年

4

普通类

020302

金融工程

四年

5

普通类

030101

法学

四年

6

普通类

120402

行政管理

四年

7

普通类

030105

国际经贸规则

四年

8

普通类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四年

9

普通类

040104

教育技术学(师范)

四年

10

普通类

040107

小学教育(师范)

四年

11

普通类

040106

学前教育(师范)

四年

12

普通类

071102

应用心理学(师范)

四年

13

普通类

050303

广告学

四年

14

普通类

050101

汉语言文学(师范)

四年

15

普通类

050101

汉语言文学(创意中文实验班)

四年

16

普通类

060101

历史学(师范)

四年

17

普通类

050201

英语(师范)

四年

18

普通类

050261

翻译

四年

19

普通类

050207

日语

四年

20

普通类

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

四年

21

普通类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四年

22

普通类

071202

应用统计学

四年

23

普通类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24

普通类

070201

物理学(师范)

四年

25

普通类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工超豪示范班)

四年

26

普通类

0807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27

普通类

08071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四年

28

普通类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29

普通类

080903

网络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

四年

30

普通类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31

普通类

080717

人工智能

四年

32

普通类

070301

化学(师范)

四年

33

普通类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34

普通类

0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35

普通类

070305

能源化学

四年

36

普通类

082502

环境工程

四年

37

普通类

071002

生物技术

四年

38

普通类

071001

生物科学(师范)

四年

39

普通类

071004

生态学

四年

40

普通类

120701

工业工程

四年

41

普通类

080207

车辆工程

四年

42

普通类

080201

机械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

四年

43

普通类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四年

44

普通类

082801

建筑学

五年

45

普通类

081001

土木工程

四年

46

普通类

081005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四年



14 11/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温州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已有88年办学历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语重心长指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0个学院。


  学校现有茶山和学院路两个校区,学校产权占地面积1973.43亩、校舍面积106.0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9.6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49.02万册、电子图书188.4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97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895人,教职工2135人,其中专任教师1353人(博士880人,占65.04%;高级职称744人,占54.99%)。拥有全职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2人,现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入选人才159人。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建有温州大学瑞安研究生院、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24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生态学为“省市共建”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等9个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善管理、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学校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5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课程18门,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师范类专业认证6个。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学校被确立为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学生近五年共获国际奖项49项、国家级奖项1285项。2019年,学校“挑战杯”竞赛成绩列全国第16位,获得“优胜杯”并蝉联发起单位;在最近一届全国“大艺展”中获一等奖6项,一等奖获奖数列全国第一,获奖总数列浙江高校首位;2021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2金2银的成绩。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学校被确立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5个,拥有4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1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36项,其他国家项目730项。出版各类著作368部。学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6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10个地方研究院,其中承担运营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4个。学校在生态环保、激光光电技术、低压电器等领域的研究大力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智能装备、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创新优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在全国8地建立国家示范工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重点专项研发了中国首艘蓝藻水华物理喷射处理船,为攻克蓝藻水华治理难题做贡献;中国专利金奖成果“海岛特种电源供电系统”助推国家海岛、港口建设和船舶制造等高速发展;浙江省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千亿级电器产业集群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咨政建言,在金融综合改革、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等区域特色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曾先后创办2所独立学院,其中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于2016年成功转设为温州商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于2021年成功转设为温州理工学院。充分发挥师范教育资源优势,办有附属学校11所,有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促进文化建设全面繁荣。持续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和校史校情教育,建成合理有序的新媒体宣传矩阵,连续3年获“浙江省教育新媒体创新奖”。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校友曾联松的爱国精神,创编歌剧《五星红旗》,建成国内高校首个国旗教育主题广场,形成“国旗文化工程”等“三全育人”品牌。建成温籍数学家长廊、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大力弘扬数学家文化。持续深化南戏、域外汉文献、文学基本问题、温州学等特色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是第一部通论性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论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校坚持“内外联通”,持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学校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迄今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泰国东方大学开设孔子学院,在意大利开设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举办温州肯恩大学。分别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联合成立“国际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与水生态研究中心”。学校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温州大学)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举办“浙江华侨网络学院”,侨教育特色显著,努力建设成为全世界温州人的精神家园。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创新思政教育,教师代表应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互联网+思政“一化六制”综合改革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建成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连续2年获评温州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学校党委连续3次荣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2021年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学校,1个学院党委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9个基层党组织入选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双创”建设单位。学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四张责任清单”,形成“四责协同、一体落实”的从严治党新局面,荣获2020年度温州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考核优秀单位。


  学校秉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办学传统,弘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扎根温州、服务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驱动、科研兴校、学城联动、国际发展、依法治校、党建引领八大战略,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全国一流高校行列,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资料来源:温州大学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温州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温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温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温州大学2024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温州大学2023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温州大学2023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温州大学
外文名
Wenzhou University
简    称
温大(WZU)
创办时间
1933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省市共建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
浙江省人民政府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谢树华、校长:赵敏
本科专业
61个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7个
硕士专业学位点12个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化学)
院系设置
19个学院
校    训
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校    歌
《温州大学校歌》
校庆日
5月19日
地    址
茶山校区: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325035)
学院路校区: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院校代码
10351
主要奖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青年成果奖2项
中国专利金奖1项

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 - 流金歲月

「 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2月23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2月23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